1.中國電科院新能源中心完成全球規模最大“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儲能系統并網性能現場測試
2022年6月22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順利完成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儲能系統現場低電壓穿越、高電壓穿越和電網適應性測試工作。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并網性能現場測試工作全面完成,為項目投運后的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項目嚴格按照國標GB/T36547以及蒙西電網對于電化學儲能系統并網性能的要求開展現場并網性能測試,共計開展15項并網性能測試項目,包括:低電壓穿越、高電壓穿越、電網適應性測試、功率控制測試、過載能力測試、電能質量測試、保護功能測試、充放電響應時間測試、充放電調節時間測試、充放電轉換時間測試、額定能量測試、額定功率能量轉換效率測試、通信與自動化測試、一次調頻測試、動態無功響應測試。完成了現場低電壓穿越、高電壓穿越和電網適應性全工況、全點位測試,測試期間儲能系統最高運行容量達到3.45MW。
2.國內首艘兩千噸級集散兩用新能源運輸船在湖州交付,其搭載3400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可滿載航行300公里
國內首艘兩千噸級集散兩用新能源運輸船“東興100”在湖州正式交付并投入運營。
“東興100”運輸船由湖北東湖實驗室與華能(浙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湖北東湖新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實施、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設計、湖州港口船業有限公司建造。船長62.7米、寬12.4米、型深4.1米,滿載排水量2270噸、最大載貨量1800噸,最高航速16公里/小時。
該船采用湖北東湖實驗室馬偉明院士團隊國際領先的直流綜合電力系統核心技術,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組供電、2臺150千瓦永磁推進電機直接驅動螺旋槳,具有高效率、零排放、無污染、低噪聲、低運營成本等突出優勢。
經實船運行驗證,該船配置3400千瓦時磷酸鐵鋰電池,一次充電僅需4-5小時,可供船舶滿載航行300公里;配置的直流綜合電力系統在航行時額定效率93%、充電時額定效率96%。
3.西藏華電那曲色尼區光伏光熱一體化一期120MW光伏(含儲能)項目EPC招標
6月21日,華電西藏能源有限公司發布西藏華電那曲色尼區光伏光熱一體化一期120MW光伏(含儲能)項目EPC總承包招標公告。據了解該項目計劃開始工作日期為2022年8月1日,計劃首期并網日期為2022年11月10日,計劃全容量并網日期為2022年11月30日。
4.住建部發布:《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該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功率為500kW且容量為500kW·h及以上的固定式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
6月2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國家標準《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該標準適用于新建、擴建或改建的功率為500kW且容量為500kW·h及以上的固定式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
文件提出全戶外布置儲能單元可采用屋外電池預制艙設備,設備間距需應滿足設備運輸、檢修的需求。鋰離子電池、鉛酸(鉛炭)電池預制艙長邊間距不宜小于3m,電池預制艙短邊間距不宜小于3m。液流電池預制艙設備開門側間距不宜小于3m。電池預制艙(柜)設備距離站內道路(路邊)不應小于1m。
5.安徽合肥發布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儲能補貼0.3元/kWh,連補2年
6月21日,安徽合肥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合肥市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政策中提出支持儲能集成系統規模化應用,鼓勵光伏、儲能、充電基礎設施等靈活結合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系統建設。對裝機容量1兆瓦時及以上的新型儲能電站,自投運次月起按放電量給予投資主體不超過0.3元/千瓦時補貼,連續補貼不超過2年,同一企業累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6.2022年5月超1.8GWh儲能項目開標,儲能系統底價1.35元/Wh
在各地新能源項目開發方案中都提出配置儲能要求與儲能補貼政策的扶持支撐下,儲能市場需求正極速擴張。僅2022年5月,有超944.3MW/1858.6MWh儲能項目開標,其中儲能EPC投標均價為1.64元/Wh,儲能系統投標均價為1.51元/Wh,兩者差異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