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G研發出固態鋰電池低溫充電技術,充電溫度降至 25℃
LG 能源解決方案公司近日宣布開發出固態電池低溫充電技術。固態電池指的是鋰電池的負極采用金屬鋰,取代含有鋰離子的電解液、聚合物材質。這項技術由LG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共同研發,將固態電池以往 60℃ 的充電溫度降低至 25℃ ,同時可以實現 500 多次循環。LG 能源解決方案公司表示,在經過 500 次循環之后,這種原型電池剩余容量依舊高于 80%,同時這種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比現有產品高 40% 以上。
2、特斯拉上海工廠前9月或生產30萬輛汽車
中國乘聯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8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共生產了約24萬輛電動汽車,其中許多汽車出口到了海外。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盡管全球半導體供應短缺,但是特斯拉上海工廠預計將在2021年前九個月生產30萬輛汽車,這意味著特斯拉將在9月生產6萬輛汽車,在第三季度(7-9月)末的交付量將達到頂峰。
3、東華科技中標扎布耶鋰業28.7億元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
9月24日東華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被確定為西藏扎布耶鹽湖綠色綜合開發利用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EPC+O(交鑰匙工程總承包+運營)第一中標候選人。該項目投標報價28.7億(不含稅),項目規模為年產電池級碳酸鋰9600噸、工業級碳酸鋰2400噸、氯化鉀15.6萬噸。
4、搭載寧德時代811電池的奔馳EQS車型將上市,高鎳電池發展迅猛
近日,奔馳新車共推出6款車型,其中奔馳EQS搭載了寧德時代811電池,電池容量達108.7kWh,WLTP續航里程高達784公里,支持350kW超充。高鎳電池在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帶動下,發展趨勢逐漸加速。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全球811電池裝機同比增長了276%,國內高鎳裝機量占三元裝機比重已接近三成。據悉,今年寧德時代的高鎳電池出貨量將占其三元電池的一半以上,主要來自海外市場的需求起量。隨著高鎳電池相關技術逐漸成熟,海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實現大規模量產,業內預計2022年高鎳電池將迎來大規模放量。
5、北京大興推出充電新模式,電動自行車10秒換上滿電電池
北京大興已安裝80組類似“共享充電寶”的新型智能換電樁,這種智能換電樁具有體積小、占地空間小的特點,采用專用的電池和自動識別系統,用戶收到電池低電量報警后,打開手機里的換電小程序,騎行至附近的換電柜,換電僅需10秒就可完成,代替了以前需要七八個小時充電的模式。據廠家介紹,統一標準化的鋰電池重量很輕,重量僅為普通鉛酸電池的30%,續航時間長,可以跑60公里以上,且容量大、壽命長,可實現高頻次拔插。另外,換電樁配備的新電池只能在換電樁內充電,這可以從源頭上杜絕室內充電的安全隱患。
6、“搶礦大戰”開啟,贛鋒鋰業與5家企業增資錦泰鉀肥
9月17日,贛鋒鋰業、藍曉科技、萬邦達、順灝股份、正平股份以及原有股東兆新股份6家企業同時發布公告稱,對外投資暨增資錦泰鉀肥。此次6家企業瞄準的并非是錦泰鉀肥的鉀肥業務,而是子公司錦泰鋰業。錦泰鋰業致力于針對巴倫馬海鹽湖資源進行礦產開發。在礦產勘、采方面,錦泰鉀肥擁有面積為197.961 Km2的采礦權和6萬噸/年的鉀鹽許可生產量,并擁有面積為174.14 Km2的探礦權。在生產能力方面,錦泰鉀肥擁有15萬噸/年氯化鉀、20萬噸/年硫酸鉀、10萬噸/年農用大顆粒氯化鉀和20萬噸/年硫酸鉀鎂肥的生產能力。此外,錦泰鉀肥規劃了1萬噸/年碳酸鋰項目,投資總額9.63億元。
7、湖北十堰竹山10.16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在建中
9月22日,在十堰竹山縣通濟溝工業園湖北弘昌泰新能源技術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試生產鋰電池高速涂布隔膜。由湖北弘昌泰新能源技術公司投資10.16億元打造的竹山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引進國內外先進高速涂布隔膜、高速涂炭銅鋁箔膜生產設備1500余臺套,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和電池材料研發、生產、銷售。
8、北京低碳院研發出新型快充鋰電池,充滿電只需5分鐘
9月25日2021中關村論壇在北京舉行。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衛昶分享環保技術如何應用于百姓生活。衛昶介紹,北京低碳院的研究人員自主研發了一款新型快充鋰電池,可以在5分鐘內充好電,目前電池正在兩輪電動車上試用,未來這項技術也可以用在新能源汽車上。
9、濟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車項目開工,總投資40億元
9月25日上午,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浙江豪情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濟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車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利用吉利現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生產換電新能源汽車,所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綜合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項目建成后將年產10萬輛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實現150億元銷售收入,實現利稅超過10億元。
10、東芝開發出大容量鋰離子電池試制品,電池容量提高1.5倍
東芝日前發布消息稱,開發出了可在卡車及巴士等大型純電動汽車(EV)上使用的大容量鋰離子電池試制品。這是負極材料使用稀有金屬“鈮(Nb)”的氧化物的電池,可將電池容量提高到原來1.5倍。東芝計劃 2023 年度推出產品及量產。東芝等三家企業還在研究開發新材料,東芝已推出負極使用鈦酸鋰的電池,優勢是充電時間短、安全性高,將用于純電動汽車和電動機車。
11、美國加州新法律:2030年所有輕型自動駕駛汽車須實現零排放
三言財經9月26日消息,據報道,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在周四簽署的SB 500法案成為了正式法律。該法案要求,從2030年開始,所有在該州運行的輕型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