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慶力翔鋰電池鋁殼蓋板項目開工,配套國軒與美國車企合作項目,總投資30億
5月16日,安慶力翔項目在安徽桐城市舉行。作為桐城市2022年第二季度重點建設項目,安慶力翔總投資30億元,一期投資15億,將建成40條全自動蓋板、鋁殼生產線,年產5億套動力鋰電池鋁殼蓋板,配套的是國軒高科與美國大型上市車企的戰略合作項目。安慶力翔一期項目將于2023年5月1日前全部建成投產。
2.1-4月粵、桂、皖、滇光伏備案超64GW,云南以37.1GW領先,廣西、廣東備案均超10GW
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光伏新增裝機13.21GW,與去年同比增長147.8%。實際上,不只是光伏電站開發規模較去年有大幅提升,2022年開年以來部分地區光伏備案項目也呈現大躍進趨勢。尤其是在某些地區頻爆出暫停分布式項目備案的情況下,湖北、廣東等地分布式光伏備案工作在積極開展,且工商業、戶用光伏項目占據主流。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1-4月廣西、廣東、云南、安徽四地光伏備案規模超64GW,云南以37.1GW領先,廣西、廣東備案均超10GW,安徽備案超過了5GW。
3.挪威鋰電公司FREYR與儲能系統集成商Powin Energy簽署一份期限為6年的承購協議,共計28.5GWh,電池單體訂單已累計78.8GWh
挪威鋰離子電池公司FREYR與儲能系統集成商Powin Energy簽署了一份承購協議,協議期限為6年,總計28.5GWh。根據該協議,FREYR將在2024-2030年間向Powin供貨28.5GWh的電池單體。起初,這些電池將由其在挪威Mo i Rana的超級工廠供貨,之后將由計劃中的美國工廠供貨。Mo i Rana超級工廠將于2023-24年投產,而美國工廠是FREYR與Koch Strategic Platforms合資企業投資建設,計劃于2030年投產。這份與Powin的協議簽署過后,FREYR的累計承購協議將達到78.8GWh,此前他們與霍尼韋爾簽訂了19GWh協議,還與另一個儲能解決方案商簽訂了31GWh承購協議。
4.贛鋒鋰業:2025年前形成不低于30萬噸碳酸鋰當量的供應能力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贛鋒鋰業已規劃在2025年前形成不低于30萬噸碳酸鋰當量的供應能力。贛鋒鋰業表示除在江西省新余、寧都、上饒 等地的產能布局外,積極考慮在國內的其他地區形成產能,包括內蒙、四川等。海外布局包括阿根廷、墨西哥等地的項目產能, 海內外所有的規劃加在一起將在2025年前形成30萬噸碳酸鋰當量的供應能力。此外還在非洲馬里布局了 Goulamina 鋰輝石項目。在動力與儲能電池方面,目前已建成7GWH產能, 其中2021年投產的3GWH產線可以滿產,新建成的4GWH產線還在調試階段。今年將逐步釋放預計規劃的2GWH第一代固態電池產能。贛鋒鋰業表示預計未來自有資源的供應占比將達到70%左右,即2025 年30萬噸碳酸鋰當量的生產規模中,有20萬噸碳酸鋰當量左右源自自有資源的供應。
5.ACE綠色回收公司將在德州建北美最大電池回收園區,占地面積約為3437平方米
美國公司ACE綠色回收(ACE Green Recycling)宣布計劃在德克薩斯州建立和運營北美最大的可持續電池回收園區。該設施將回收汽車和其他來源的鉛酸和鋰離子電池。該場地面積為37,000平方英尺(約3437平方米),ACE說德克薩斯州是很好的選擇,因為易獲得大量來自汽車和其他工業來源的廢電池。ACE預計,到2025年,每年處理和回收的廢舊鉛酸電池將達到10萬噸,廢舊鋰離子電池將達到2萬噸。初始產能為1800噸的工廠計劃于2022年第三季度在印度投產,泰國和美國的工廠計劃于2023年投產,到2025年將達到3萬噸的總產能。
6.4月中國三元電池產量為12.6GWh,環比減少27%,同比增長5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為20.6GWh ,環比減少18%,同比增長210%;負極材料產量101,500噸,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69%
4月中國三元電池產量為12.6GWh,環比減少27%,同比增長55%;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為20.6GWh ,環比減少18%,同比增長210%。負極材料產量101,500噸,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69%。
4月,中國負極材料產量101,500噸,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69%。供應端,隨著天氣回暖及環保督察整改陸續結束,天然石墨市場供應量增加。人造石墨方面,人造石墨化整體開工率維持高位運行,主流負極企業在內蒙古及四川等地其自供石墨化受到當地政府保護,受環保督察影響較小,保持正常生產,僅部分小型獨立石墨化廠出現停產限產現象,隨著4月底環保督查組離開烏蘭察布地區,企業已陸續恢復正常生產。此外,主流負極企業已陸續有新增產能爬坡釋放,預計二三季度進入產能集中釋放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