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創新航武漢基地擴產項目簽約,總規劃產能達50GWh,總投資120億元
5月11日,湖北省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對接會在武漢召開。會上,中創新航與武漢經開區就武漢基地30GWh動力及儲能電池擴產項目重磅簽約。
據悉,中創新航武漢基地首期項目去年5月31日簽約,首期項目規劃產能20GWh,主廠房已于今年3月封頂,正在按計劃快速推進。本次簽約的擴產項目總投資120億元,規劃產能30GWh。至此,中創新航武漢基地項目規劃產能達到50GWh。
2.德國一用戶側電池儲能系統爆炸,損失財產超40萬歐元,源頭為光伏系統供電的6.5kW儲能系統技術原因冒煙導致
德國時間5月8日,在德國卡爾夫區的Althengstett一個用戶側光伏儲能系統發生爆炸,預計損失財產達40-50萬歐元。
當地下午5點30分左右,消防隊接到綜合控制中心發出的警報。居民回家后發現家里正冒出白煙,經檢查發現地下室由光伏系統供電的6.5kW儲能系統出于技術原因而冒出大量煙霧,房主曾嘗試撲滅但并未成功。不久后,消防人員仍在路上時、儲能設備發生爆炸,公寓地下室的門窗以及公寓前門所有玻璃都被爆炸造成的沖擊波震碎。
3.天原股份將于四川宜賓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5月12日天原股份發布關于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的進展公告。公告披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一體化項目將由兩個子公司分別建設,分為磷酸、磷酸鐵項目和磷酸鐵鋰項目,預計今年內都將開工建設。
公告稱,一體化項目中的磷酸、磷酸鐵項目將由天原股份全資子公司宜賓天原海豐和泰有限公司建設。項目擬在2022年內開工建設,工期預計18個月。
4.4月國內動力電池榜:寧德時代以裝車量5.08GWh位列第一,市場占比為38.28%,比亞迪市占率提升至32%,裝車量為4.27GWh,位列第二,中創新航與國軒高科分別以裝車量0.9GWh、0.7GWh位列三四
4月,國內動力電池格局發生重大改變。比亞迪打破寧德時代“一家獨大”的局面,動力電池行業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雙雄爭霸”的格局。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簡稱“電池聯盟”)發布的數據,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13.3GWh,同比增長58.1%,環比下降38.0%。1-4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64.5GWh, 累計同比增長104.1%。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共計34家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裝車配套,較去年同期減少6家。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仍然穩居前三甲,國軒高科位居第四。
最重要的變化是,寧德時代市占率嚴重下滑,從3月(50%)下降十二個百分點至4月38%,而比亞迪逆勢大漲,市占率從3月(19.24%)提升近十三個百分點至32.18%。
市占率方面,寧德時代市占率下降最嚴重達12個百分點,其次是LG新能源市占率較3月(3.71%)下降超3個百分點至0.54%,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力神、捷威動力的市占率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與之相反的是,比亞迪市占率大幅上升近13個百分點,其次是欣旺達提升3.5個百分點,國軒高科市占率提升1個百分點。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瑞浦能源、多氟多、鵬輝電源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5.馬斯克明確上海超級工廠擴容擴產,預計中國占特斯拉全球市場25%-30%左右
當地時間5月10日,馬斯克明確上海超級工廠將擴容擴產:“我們現在專注柏林和得州(工廠),提高產能。”馬斯克表示,從長遠來看,中國市場預計將占特斯拉全球的25%至30%左右。
目前,上海工廠對特斯拉的產能貢獻巨大。據特斯拉方面此前發布的信息,2021年全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實現了48.41萬輛的年度交付量,在總交付量中占比高達51.7%,占據其全球版圖的“半壁江山”;在出口方面,上海超級工廠貢獻了超過16萬輛的海市場外交付,覆蓋了歐洲、亞洲等10多個國家。
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中國累計銷量突破18萬輛,達到18.22萬輛,同期特斯拉全球銷量超過31萬輛。也就是說,特斯拉上海工廠銷量在全球占比近六成。在穩健銷量的助推下,特斯拉第一季度在中國實現營收46.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0.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53%。
6.充電樁行業一季度新增49.2萬臺,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同比上漲96.5%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累計推廣突破1000萬輛大關,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快速提升,也帶動了充電樁行業的高速發展。
中國充電聯盟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3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49.2萬臺。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增量同比上漲96.5%;隨車配建充電設施增量持續上升,同比上漲538.6%。截至2022年3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310.9萬臺,同比增長73.9%。
7.特斯拉液冷儲能產品因為冷卻液泄漏導致電池單體熱失控造成首次火災事故
2021年7月,澳大利亞300MW/450MWh的Victorian Big Battery電池儲能項目發生火災,調查結果顯示,事故原因為冷卻液泄漏導致電池單體熱失控,最終造成起火。
最近,一份關于事故的專家調查結果技術報告向公眾發布,報告由Fisher Engineering和Energy Safety Response Group(ESRG)的專家撰寫。
這份技術報告于今年1月已經提交給了相關方面,現在已經對公眾公開。報告指出,這個事件是波及到特斯拉Megapacks產品的第一次火災。在2021年,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總共部署了約4GWh的儲能系統,不久前,特斯拉還宣布了未來十年的儲能部署目標,預計到2030年,儲能每年的安裝規模可以達到1500GWh。
Fisher和ESRG表示,首個起火的Megapack的液冷系統發生泄漏,導致電池模塊內產生了電弧放電,放出的熱量使電池單元進入熱失控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