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賜材料通過孫公司福鼎凱欣擬13.32億投建電解液改擴建和鐵鋰電池拆解回收項目
5月6日晚間,天賜材料(002709)公告,公司擬通過孫公司福鼎凱欣自籌資金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電池電解液改擴建和10萬噸鐵鋰電池拆解回收項目”,項目總投資13.32億元。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平均營業收入86.76億元,年平均凈利潤4.21億元。
天賜材料表示,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公司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及磷酸鐵鋰回收產業鏈上的戰略布局,能有效解決公司未來區域產能供應不足的問題。
2.特斯拉影響力報告顯示,2030年儲能計劃部署達到1500GWh較2021年的4GWh實現370多倍增長
特斯拉發布的2021年影響力報告顯示,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標是實現每年銷售2000萬輛電動汽車,儲能計劃部署1500GWh。報告中顯示到2030年,特斯拉的目標是每年銷售2000萬輛電動汽車,較2021年年銷量94萬輛,翻20倍;儲能方面,特斯拉計劃部署1500GWh,較2021年的4GWh ,翻370多倍。據了解特斯拉2022年一季營收為187.56億美元(約1209.8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的103.89億美元(約676.6億元人民幣)增長81%。
3.山東煙臺:由一汽吉林·山東寶雅汽車生產的首臺固態電池轎跑樣車下線
日前,一輛滿身涂裝,搭載固態電池系統的純電動轎車樣車在一汽吉林·山東寶雅汽車完成調試,成功下線。該車是煙臺造首臺搭載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轎跑樣車。
寶雅CTO駱軍博士告訴記者,固態電池被業內看作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的發展方向。一方面能夠減少甚至可以完全替代液態鋰離子電池中液態電解液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失火、自燃現象發生,從根本上改善電動汽車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相同可用電量下占用空間更小,為電動汽車有限底盤空間內多放電量提供支撐,有效提升產品續航里程。
近年來,煙臺開發區發揮汽車產業配套體系健全的優勢,先后引進了一汽吉林·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力高新能源汽車電控系統總部基地等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項目,培育了以卓能鋰電、藹司蒂為代表的動力電池材料產業,以及以萬華、美瑞為龍頭的汽車輕量化新材料產業,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4.全球最大鋰礦-剛果(金)Manono鋰錫礦項目獲得采礦許可,預計2023年投產,華友鈷業、紫金礦業、寧德時代、天宜鋰業等國內鋰產業巨頭均與該鋰錫礦有關系
5月4日,澳大利亞AVZ礦業公司發布公告,剛果(金)將其Manono鋰錫礦項目的采礦許可正式授予其子公司Dathcom礦業公司。
據了解,剛果(金)的Manono鋰錫礦項目,是目前已發現的儲量最大、品位最高的硬巖鋰礦床之一。
根據AVZ公司2021年7月的可研報告顯示,Manono項目礦石儲量1.317億噸,Li2O平均品位1.63%,折合536萬噸LCE。
值得注意的是,華友鈷業、紫金礦業、寧德時代、天宜鋰業等國內鋰產業巨頭均與Manono礦山有關系。
5.上汽集團4月銷售新能源汽車3.78萬輛,1-4月累計銷售新能源汽車22.98萬輛,同比增長14.48%
5月6日晚,上汽集團(600104)披露產銷數據,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汽集團4月累計銷售37781輛;累計生產35749輛。1-4月,公司累計銷售229793輛,同比增長14.48%;累計生產245974輛,同比增長14.95%。
6.吉利動力電池項目落戶浙江桐廬,建設年產能12GWh動力電池生產線及相關配套
5月7日上午,桐廬縣與吉利科技集團簽署動力電池投資合作協議。吉利科技集團將在桐廬經濟開發區規劃建設年產能12GWh的動力電池項目。
據悉,該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450畝,建設年產能12GWh動力電池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計劃打造以動力電池產業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其電池產品性能優異,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環壽命長、充電速度快、溫度適應性強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