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斯拉將召回超12.7萬輛進口及國產Model 3
4月7日,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22年4月7日起,召回生產日期在2019年1月11日至2022年1月25日期間的部分進口及國產Model 3,共計127,785輛,其中進口Model 3汽車34,207輛,國產Model 3汽車93,578輛。據悉,本次召回的主要原因是: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后電機逆變器功率半導體元件可能存在微小的制造差異,其中部分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元件制造差異可能會導致后逆變器發生故障,造成逆變器不能正常控制電流。
此故障發生在車輛處于停車狀態時,會導致車輛無法啟動;發生在車輛行駛狀態時,會導致車輛失去行駛動力,極端情況下可能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2.日本初創公司3DOM將使用吉利電動車,提供商業配送服務
據外媒報道,4月7日,日本一家名為3DOM的電池初創公司表示,將使用中國吉利控股集團的電動汽車組成一支商用車隊,為企業提供商業化配送服務,旨在幫助企業減少碳足跡。3DOM表示,吉利輕型商用貨車所需的電力均來自于綠色能源,是該公司與公用事業公司合作利用風力和其他綠色能源所生產。該公司表示,租車服務的運營成本將與汽油動力車隊相當。
3DOM表示,其車隊將由約7500輛汽車組成,包括快遞服務公司和超市運營商在內的幾家公司正在考慮使用其服務。
3.奇瑞新能源今年內第二次宣布漲價,漲幅2900-5000元
4月6日晚上,奇瑞新能源發布消息稱,受電池、芯片等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因素影響,奇瑞新能源部分在售車型的成本持續增高,將對部分車型實施漲價,幅度在2900元-5000元之間,此次價格調整于4月7日零時起生效。這是奇瑞新能源今年第二次漲價。3月16日,奇瑞新能源也曾發布消息稱,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影響,將對小螞蟻相關新能源車型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調整后的售價為6.99-8.90萬元,此前價格為6.69-8.49萬元。
4.索通發展投資7.2億元于甘肅嘉峪關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4月7日索通發展發布關于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5萬噸項目的公告。公告披露索通發展將在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北工業園區投資約 72000 萬元,用于建設年產 20 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首期 5 萬噸項目。
5.河南禹州總投資60億元年產20萬噸鋰電材料項目開工
4月6日,河南省第四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禹州市天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正式舉行。天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基地總投資60億元。根據協議,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0.5億元,建設3萬噸/年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達產后年產值16億元、利稅5億元,并將逐步打造年產20萬噸高端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基地。
6.河南禹州總投資60億元年產20萬噸鋰電材料項目開工
4月6日,河南省第四期“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禹州市天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開工儀式正式舉行。天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基地總投資60億元。根據協議,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0.5億元,建設3萬噸/年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生產線,達產后年產值16億元、利稅5億元,并將逐步打造年產20萬噸高端鋰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基地。
7.科研人員發現新鐵碳納米纖維 可實現高性能儲能
據外媒報道,中國石油(601857)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展示了一種提高電池和電容器存儲性能的新方法,可生產性能卓越的材料,用于鋰離子存儲設備。
中國石油大學新能源學院研究院Han Hu表示:“在所有可用的候選設備中,采用鋰存儲化學的儲能設備,如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容器,可以在當前階段提供最佳性能。”因此,研究人員將碳納米纖維與鐵(Fe)結合在一起,以調節其表面化學性質,從而促進電子和離子轉移。通過使用靜電紡絲,研究人員生產出一系列含鐵的碳納米纖維樣品。然后,他們使用各種電化學測試方法評估了樣品的Li+存儲性能。掃描和透射電子顯微鏡顯示平滑纖維的3D互連網絡沒有鐵顆粒團塊,這表明它們分散良好。
研究人員稱使用碳納米纖維可以彌合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之間的差距。他們預計該新型材料可用于一系列儲能設備。Hu稱:“電紡碳納米纖維墊具有很高的柔韌性,這表明它們還有可能用于柔性和可穿戴的儲能裝置。”該碳納米纖維墊將用作電極。此外,研究人員表示還將探索使用其他單原子金屬鈉、鉀和鋅來增加電化學能量的存儲。
8.全球鋰電池產業鏈一季度投資超5500億元,頭部電池、材料企業成投資擴張的主力軍
進入2022年,鋰電池產業鏈的投資熱情依然高漲,頭部電池、材料企業依然是投資擴張的主力軍。
據電池中國不完全統計,今年一季度,全球鋰電池產業鏈大型投擴產項目達62起,總投資額超5500億元。其中,動力及儲能電池產業投資23起,鋰電池材料產業投資38起,動力電池回收產業1起,62起投資涉及企業達56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23起電池投擴產項目,投資金額達3866.7億元,規劃動力及儲能電池產能超過710GWh。動力、儲能電池的投資仍然如火如荼。
9.江西省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建立重點項目調度機制,多方聯動壓實推進責任
4月6日,江西省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建立重點項目調度機制,多方聯動壓實推進責任。
根據文件,2021年第一批優選光伏項目需在今年4月底并網,第二批項目需在今年11月底并網。對于2022年第二批二類光伏項目,相關區市發改委按照“先建先得”原則,優先將有限的接網消納能力安排給先行落實各項建設條件且具備近期投產能力的項目,主動協調推進項目建設。
江西2021年共下發兩批項目的優選規模為12.29GW(江西兩批12.29GW光伏優選結果:國家能源集團、華能、國家電投、大唐、晶科領銜!),意味著有3.09GW的光伏項目將在今年4月底并網,5.84GW的光伏項目在今年11月底前建成并網,總規模為8.93GW。
對2020年度及以前安排未并網光伏發電項目進行清理,按國家有關政策一律不予結轉保障性并網規模,取消原安排給項目的消納通道,已開工或近期開工項目優先納入2022年光伏優選。省能源局將對企業履行承諾情況進行考核,按開發企業項目并網率進行排序打分,作為開發企業后續項目優選、電網消納空間安排的重要依據。
此外,將建立重點項目調度機制,選取一批單體規模大、建設條件好的項目納入重點調度清單并定期滾動調整,將符合條件的優選風電、光伏新能源項目申報納入省級大中型項目、重點項目,積極支持新能源項目解決用地問題。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要及時梳理電網消納空間,超前規劃全省電網建設,圍繞新能源項目推進做好外送線路建設及配電網改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