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巢能源與巴斯夫杉杉戰略投資永杉鋰業,兩者將各自持有永衫鋰業10%股權
日前,蜂巢能源與巴斯夫杉杉戰略投資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簡稱“永杉鋰業”),并通過線上方式舉行簽約儀式。簽約后,蜂巢能源與巴斯夫杉杉作為永杉鋰業的股東將各自持有后者10%股權。 此外,蜂巢能源還與永杉鋰業簽署了雙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本次投資永杉鋰業并與其達成戰略合作,將有力保障蜂巢能源的鋰鹽供應,強化公司的原材料成本優勢,進一步增強自身的行業競爭力。
根據共同簽署的協議,三方在合作期內將在產業資本、鋰鹽產品供應、鋰礦資源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至此,蜂巢能源、巴斯夫杉杉和永杉鋰業以供應鏈為基礎,形成了強強聯合的產業資本戰略合作聯盟。
2.愛馳汽車4月6日起調價,僅針對中國市場,最高將上漲1.2萬元
3月30日,愛馳汽車宣布,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供應商供貨緊張等綜合因素影響,愛馳汽車將對旗下在售車型愛馳U5及其相關配置的官方指導價進行調整,其中PURE版上調10000元、LITE版(大客戶版)上調12000元,智能駕駛包配置上調5000元。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價格調整將于4月6日零時起生效,目前僅針對中國市場,而在4月6日零時之前,于愛馳汽車官方渠道完成定金支付的用戶不受此次價格調整影響。
3.中美研究人員開發全新3D熱管理網狀物 提高EV電池安全性
據外媒報道,中美研究人員著手尋找一種經濟有效的電池熱管理策略,以將電池溫度保持在安全范圍內。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互聯、導熱的氮化硼網狀物,可大大提高導熱性。傳統的氣體或液冷卻方法,在充電過程中存在空間限制和漏電問題。作為固體冷卻介質,新型相變材料日益受到關注。其中,石蠟(PW)具有較大的潛熱容,并且成本較低,是理想的散熱和熱管理材料,但其導熱系數較低且易滲漏,存在一定局限性。
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冰模板法,構建高度有序互聯的六方氮化硼(h-BN)網狀物,并將其引入石蠟中,以提高材料導熱性。
據企查查數據研究院推出《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2021年新能源汽車賽道融資事件數量為歷年最多,共計239起,披露總額達3639億元,同比大增181.66%,創下歷史新高。結合此前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賽道年融資披露總額從1000億元到3000億元,只用了一年時間。
吸金能力最強的是寧德時代,去年披露融資總額超582億元。披露融資額排名第二的是比亞迪,去年披露融資總額超266億元。恒大汽車排名第三,去年披露融資總額超220億元。
5.印度塔塔汽車稱電芯成本上漲20%,電池價格將在未來一年內保持高位
據外媒報道,印度銷量最高的汽車制造商塔塔汽車表示,由于全球原材料(主要是鋰)的價格飆升,電芯的成本上漲了約20%,在短期內給該公司帶來了壓力。
塔塔乘用車和電動汽車子公司的總經理Shailesh Chandra表示,過去幾個月來電池價格一直在上漲,他預計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電池價格將保持在高位。Chandra沒有透露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否會對該公司的銷量和盈利造成影響,但是他表示,市場對“環保個人交通工具”的需求正在急劇上升,他預計該公司將在車輛中提升本土生產的零部件的數量,以此來抵消部分成本。
6.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開發新型鋰離子電池設計,促進固定儲能系統發展
據外媒報道,作為美國能源部電表后端系統聯盟(BTMS Consortium)的一部分,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正在引領開發新型鋰離子電池設計,以滿足固定儲能的特定要求。項目負責人Yeyoung Ha表示:“大家都很熟悉鋰離子電池,但各類應用對電池的要求不同。此次研究著眼于如何利用電動汽車電池方面的研究進展,發展固定儲能新應用。 ”
相較于典型的電動汽車,BTMS系統擁有不同的充放電模式。為了滿足這些獨特的要求,需要用到各類鋰離子電池材料。在鋰離子電池設計中,采用Li4Ti5O12(LTO)負極和LiMn2O4 (LMO)正極的設計,是很有前途的無稀缺材料(critical-material-free)候選電池,能夠提供BTMS系統所需的安全性和長使用壽命。傳統設計中的電芯,能量密度相對較低。在這項新研究中,NREL深入探討在固定儲能應用中使用LTO/LMO電池電芯的前景和局限性。
7.日本住友金屬表示:2022全球電池鎳需求將上漲20%,達41萬噸以上
據外媒報道,日本最大的金屬冶煉廠住友金屬礦業在3月29日表示,由于電動汽車需求強勁,今年全球電池用鎳的需求預計將增長20%以上,總量將從2021年的近33萬噸攀升至2022年的41萬噸以上。
8.恩捷股份擬以45億元在云南玉溪市投建年產能為16億平方米鋰電隔膜項目
3月29日,恩捷股份發布公告稱,與玉溪市紅塔區人民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及補充協議。恩捷股份擬在玉溪市紅塔區設立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投資建設年產能為16億平方米的鋰電池隔離膜生產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約45億元。該項目將分兩期建設,一期計劃投資約24億元,擬建設年產能8億平方米的隔膜生產項目,預計將于2024年12月底前建成投產;二期計劃投資約21億元,擬建設年產能8億平方米的隔膜生產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