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米和華為投資固態電池研發商衛藍新能源
根據企查查信息,日前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注冊資本從5803.68萬增至6136.7286萬元,新增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華為關聯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寧波吉利藍色計劃企業管理合伙企業等多位股東。
官方資料顯示,衛藍新能源成立于2016年,主攻混合固態電池與全固態電池,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實驗室固態電池技術的唯一產業化平臺。其總部位于北京,在北京房山、江蘇溧陽和浙江湖州擁有3大生產基地。
2.日產和Enel推出“第二生命”儲能系統,將電動汽車舊電池用于電網
據外媒報道,日產公司(Nissan)和意大利國家電力公司(Enel)共同推出第二生命項目(Second Life)。該項目旨在將日產電動汽車用過的電池,重新用于西班牙梅利利亞(Melilla)的一家傳統發電廠,以提高電網穩定性,滿足獨立網絡的需求。該發電廠由Enel的西班牙子公司恩德薩(Endesa)運營。
作為歐洲的一項開創性舉措,該項目基于循環經濟原則,已被世界經濟論壇(WEF)選為“成員計劃”。
作為合作的一部分,日產公司提供電動汽車電池和Loccioni系統集成器,以確保在循環過程中合理集成所需電池。當電動汽車電池的使用壽命結束時,這些電池就會被回收利用,并組裝在大型固定存儲系統中。
在恩德薩位于梅利利亞的工廠,該系統與相關設施集成在一起,以避免電力過載期間出現斷電現象。這將有助于提高電網可靠性,為當地居民提供持續的電力服務。該備用發電機由48塊日產LEAF舊電池和30塊新電池組成。
3.英國計劃投資16億英鎊于2030年前建設30萬座充電站
據外媒報道,英國政府希望到2030年時,將該國的電動汽車公共充電點的數量增加到30萬個,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英國將投資16億英鎊。該國政府還希望消除各種障礙,讓企業引進充電設施。該計劃還旨在減少英國對外國石油進口的依賴,提高能源安全,降低全球能源價格波動對英國產生的影響。
4.國軒高科230Wh/kg磷酸鐵鋰電池將于年底量產
3月26日下午,國軒高科黨委書記、董事長 李縝先生在以“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為主題的2022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之高層論壇中透露:“國軒高科210Wh/kg的磷酸鐵鋰電池已經是實現產業化,而230Wh/kg的磷酸鐵鋰電池也將在今年底逐步走向量產。屆時,磷酸鐵鋰電池將在更大范圍替代三元鋰電池。”
與此同時,目前國軒高科正致力于改變三元鋰電池本身技術,如360Wh/kg三元半固態電池正在快速走向產業化,以減少對諸如鎳、鈷等稀缺資源的依賴。
5.Fluence公司為AGL公司部署的項目提供50MW/50MWh電池儲能系統
據外媒報道,全球儲能系統集成商和服務商Fluence公司日前表示,計劃為在澳大利亞部署一個50MW/50MWh儲能項目提供電池儲能系統,該項目將用于展示智能逆變器技術支持澳大利亞電網穩定運營的能力。
計劃部署的Broken Hill大型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將配備并網逆變器,這將提高電力系統強度,并允許更大程度地整合可再生能源。Fluence公司將為該項目提供電池儲能系統,并已于2021年初與AGL公司簽署一份框架協議。澳大利亞基礎設施服務集團Valmec公司將與Fluence公司合作部署該項目。
6.嘉元科技擬投資不超過10億元于江西贛州新建年產1.5萬噸電解銅箔項目
3月24日嘉元科技公告,公司在做好位于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年產2萬噸項目的基礎上,擬以全資子公司江西嘉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投資建設江西嘉元新增年產1.5萬噸電解銅箔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10億元。
7.贛鋒鋰業擬3.15億元投資上海聚錦歸,以加強在鋰資源上游布局的投資和發展能力
近日,贛鋒鋰業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3.15億元投資上海聚錦歸的可轉債,期限為兩年;上海聚錦歸同意以其持有的新余贛鋒礦業有限公司18%的股權向公司提供質押擔保。于可轉債到期日,公司可以選擇由上海聚錦歸歸還公司前述可轉債投資本金和利息,也可以選擇將前述可轉債投資本金轉換為上海聚錦歸47.37%的有限合伙份額,并進一步置換為新余贛鋒礦業有限公司18%的股權,置換完成后,公司將持有新余贛鋒礦業有限公司共計80%股權,且不再持有上海聚錦歸合伙份額,上海聚錦歸將持有新余贛鋒礦業有限公司共計20%股權。
公告顯示,新余贛鋒礦業間接擁有位于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的松樹崗鉭鈮礦項目,該項目目前擁有1個探礦許可證,探礦權轉采礦權的相關手續正在辦理中。
贛鋒鋰業表示,本次對外投資上海聚錦歸可轉債是為了幫助推動新余贛鋒礦業旗下松樹崗鉭鈮礦項目的投產進度,加強公司在鋰資源上游布局的投資和發展能力,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8.中能科技全自動化儲能現代制造工廠將于4月竣工投產,年產能最高達4GWh
中能鋰電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以全資子公司翠鳥新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為載體的南通生產基地將于4月竣工投產。
據了解,翠鳥新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位于南通海安市,總投資超過1億元人民幣。公司圍繞儲能鋰電池系統打造出一座占地123畝,年產能最高達4GWh的可視化現代智能制造工廠。工廠內配備車規級智能模組產線、帶物流AGV的自動Pack生產線,以及具備高壓集裝箱儲能系統性能及工況模擬測試的實驗室。整線采用柔性化設計,可以快速完成多款產品的轉換生產,可兼容單多排模組生產以及多種焊接方式,滿足不同客戶的定制化產品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該工廠關鍵焊接工藝采用IPG最先進的“零”缺陷方案,全面提升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