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0月我國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28727輛,同比增長48.22%,環比下降1.29%,其中遠程星享V位列第一,銷量3514輛,占比12.23%;開瑞江豚位列第二,共計銷量2092輛,占比7.28%
2023年10月,我國新能源物流車銷量為28727輛(不含物流重卡、皮卡和交叉型乘用車),同比增長48.22%,環比下降1.29%。1-10月,我國新能源物流車總銷量約20.2萬輛,同比增長32.40%。
星享V“十連冠” 東風御風EM26戰斗值拉滿
數據顯示,10月共有228款車型創造銷量,共有4款車型銷量破千,較9月減少兩款,56款車型銷量破百。
具體來看,10月市場暢銷的各車型中,遠程星享V銷量3514輛,占比12.23%,蟬聯銷冠,實現“十連冠”。遠程星享V的主要市場仍然在廣東區域,占比39.7%。
開瑞江豚位列第二,共計銷量2092輛,占比7.28%。主要銷量區域同樣集中在廣東市場,占比41.30%,其中以深圳、廣州為主。
2.寶馬德國慕尼黑工廠結束內燃機生產,將改造為電動車產線
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1月10日,寶馬在德國慕尼黑的工廠最后一臺V8發動機下線,這代表著該工廠結束了內燃機生產,接下來將會改造成一系列電動汽車生產設施。據悉,在2020年時,寶馬就已官宣,其慕尼黑工廠的V8、V12發動機將轉移至英國,剩下小排量的則轉移至奧地利。
據了解,寶馬目前并未明確表明某年不再生產內燃機車輛,僅是寶馬集團董事長在德國尼爾廷根舉辦的一場會議上曾表示:“寶馬集團已準備好應對2030年起關于燃油車的禁售令。”,同時,在2025年之前,寶馬計劃推出12款純電動車型,覆蓋目前幾乎所有細分市場,寶馬集團在中國銷售的汽車中,至少要有四分之一將是純電動車。
3.湖南鉑威新能源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項目即將完工,總投資10億元
近日,湖南鉑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建設即將完工,預計春節投產。
年產5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總投資10億元,擬用地90畝,將建設生產廠房4棟、生產線20條,量產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將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高端3C鋰電池和儲能電池等,具備較高的技術含量,預計春節可投產。
4.臺泥旗下能元科技Molicel計劃投資58億元在溫哥華建設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
臺泥11月15日宣布,旗下能元科技Molicel計劃投資255億元新臺幣(約58億元)在溫哥華建設高性能三元鋰電池電芯廠。
該工廠年產能2.8GWh,每年可生產1.35億顆圓柱型三元鋰電池,預計2024年動土,2028年投產。
工廠建成后將成為加拿大最大的三元電芯工廠,也是全球第一個“使用100%綠電”低碳高動力電芯廠。
5.開沃汽車旗下電池公司攜手大港油田開建鈉離子儲能項目
來自南京創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創源動力)的消息顯示,近日,創源動力與中國石油大港油田電力公司合作的1MW/1MWh鈉離子儲能項目開工。
該儲能項目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使用新型鈉離子電芯,具有工作溫域寬(工作溫度范圍可達-40-80°C)、安全性好(鈉的活性高,更易發生自消融,避免電池短路自燃)、環保性高(鈉是一種廣泛存在的元素,資源相對豐富,且可通過回收再利用)等優勢。同時,量產后的鈉離子儲能投建與運營相較其他儲能系統,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