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一電池生產和廢舊電池綜合利用項目一期投產,總投資100億元
10月23日,吉電能谷鉛碳電池生產和廢舊電池綜合利用項目一期首批產品投產下線。
據了解,吉電能谷鉛碳電池生產和廢舊鉛蓄電池綜合項目于去年8月開工建設,今年10月23日實現首批產品投產下線,僅14個月的時間。項目總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100億,一期投資13.3億元,一期建成后,每年可生產500萬kVAh鉛碳電池并實現20萬噸廢舊電池循環綜合利用,預計實現年營收44億元,稅金2.8億元。
2.清陶能源將在內蒙古烏海投建固態電池零碳產業園區,年產10GWh
10月22日,內蒙古烏海市與清陶(昆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合作協議,雙方合作,清陶能源將在烏海市投資70億元建設固態電池零碳產業園區。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建成后具備零碳制造的5萬噸固態電池專用正極材料產能、低碳制造的10GWh固態電池電芯及PACK產能。
3.上汽集團鄭州新能源電池工廠開工,規劃 30 萬臺套動力電池產能
10月 24 日,上汽集團鄭州新能源電池工廠開工奠基儀式在鄭州基地舉行,該動力電池項目于 7 月在鄭州市經開區啟動。據悉,該項目總投資 20 億元,規劃 30 萬臺套動力電池產能,投產后年產值超 100 億元。
4.工信部:前三季度自主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達80.2%
10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了前三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保持強勁發展勢頭。
一是產銷規模進一步擴大。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631.3萬輛和627.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7%、37.5%;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已經達到29.8%。
二是技術水平快速提升。大規模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到300瓦時/公斤,純電動乘用車平均續駛里程超過460公里,乘用車中L2級及以上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占比超過40%。
三是品牌競爭力大幅提升。前三季度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銷售占比達到80.2%;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同比增長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