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特與華人運通簽署56億美元協議,就電動車開發、制造和銷售合作
沙特國家通訊社在一份聲明中稱,沙特阿拉伯投資部與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56億美元的協議,雙方將合作開發、制造和銷售汽車。6月11日,在利雅得舉行的阿-中商務會議第一天,一共簽署了逾100億美元投資協議,涉及技術、可再生能源、農業、房地產、金屬、旅游和醫療保健等領域,其中沙特與華人運通簽署的協議占了投資總額的一半。沙特阿拉伯作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一直以來與中國之間的合作關系仍以能源為基礎,但作為沙特多元化議程的一部分,該國一直在努力增加對非石油行業的投資。沙特計劃的一部分便是發展國內電動汽車制造業,去年10月,沙特阿拉伯推出了自己的本土電動汽車品牌Ceer,預計從2025年起,該品牌將通過一家目前正在建設的工廠大量生產電動SUV和轎車。
2.智利政府計劃部署5GWh以上大型儲能系統,投資20億美元
中國儲能網訊:智利政府在今年將啟動一項法案,計劃采購在2026年投產的大型儲能系統電力,其投資總額為20億美元,此前計劃在2027~2028年投資部署5GWh儲能系統。智利總統加布里埃爾·博利奇日前在向該國議會發表講話時表示,新法案將促進儲能部署,以整合該國不斷增長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布里埃爾·博利奇說,“智利是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生產國之一,目前我們面臨的挑戰是需要儲存所有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和風力發電設施的電力,并建設相應的輸電線路,這是在205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的基本步驟。
據外媒報道,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宣布,將很快開始在中國銷售(可能還會生產)其旗艦電動SUV Ocean。Fisker的高管最近訪問了上海,并討論了在該國的合作機會,這使得今年該公司在中國開設一個交付中心的計劃成為可能,到2024年,Fisker將開始在中國市場交付汽車。
Fisker 正借助其Ocean SUV帶來的浪潮,緩慢但堅定地擴大其全球電動汽車業務。這款旗艦電動汽車于今年5月開始交付,距離最初在奧地利開始生產已有6個月。
4.5月中國隔膜產量約11.86億㎡,環比增長42%
5月,中國隔膜產量約118,646萬平方米,環比增長42%,同比上漲35%。
整體來看,5月隔膜市場情緒有所回暖,供應端,近期部分大廠產線逐步釋放、爬坡,行業總體產能有所增加。
需求端,此前數月,下游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較為疲軟,電芯企業原料端持續去庫,對上游隔膜采購、提貨有所放緩,隔膜企業排產出貨亦受到一定沖擊,產量持續下滑。
5.青禾新能儲能系統制造基地落地浙江麗水,年產10GWh
6月8日,青禾新能年產10GWh儲能系統麗水生產制造基地正式開工建設。
新基地建設總投資80億元,分為三個子項目,擬建設24.5億元的儲能系統集成基地、46.5億元的集中式光伏發電和9億元的儲能電站。
青禾新能麗水儲能系統制造項目,是青禾新能發展戰略布局的重要舉措。目前,青禾新能已形成了PACK、BMS、EMS、PCS的全產業化布局,依托集團資源,覆蓋除了電芯以外的所有核心設備生產制造端。新生產基地將采用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引進智能化生產設備,車間布局更合理、工藝更先進,同時也更節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