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贛鋒鋰電二期項目投產,年產能10GWh
日前,江西贛鋒鋰電宣布,年產10GWh新型鋰電池全自動化產線將投入運營,與此同時,首批搭載贛鋒固態電池的50輛東風E70電動車正式完成交付。贛鋒鋰電動力工廠二期項目總建筑面積33萬㎡、設計年產能達10GWh,包括磷酸鐵鋰方形硬殼電芯、軟包電芯及固態電池等產線,這也是贛鋒鋰電自成立以來最大的一次產能提升。
2、發改委:探索新能源汽車參與電力現貨市場,探索單位園區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
1月21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文件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文件提出推進車網互動技術創新與試點示范。支持電網企業聯合車企等產業鏈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融合創新平臺,開展跨行業聯合創新與技術研發,加速推進車網互動試驗測試與標準化體系建設。積極推進試點示范,探索新能源汽車參與電力現貨市場的實施路徑,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車消費和儲放綠色電力的交易和調度機制。探索單位和園區內部充電設施開展“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
3、安普瑞斯2萬噸硅負極材料生產基地落地合肥廬江
1月18日,安普瑞斯(南京)有限公司2萬噸新型硅負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在安徽省合肥廬江高新區正式簽約并破土動工。生產基地將分三期建設完成,總投資約20億元。首期建設工程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完成并投產運行。
4、通用汽車與LG能源將在美國密歇根州投資超過65億美元,用于生產電動皮卡和建設電池工廠
近日,根據海外媒體報道報道,通用汽車和與LG能源解決方案的合資企業Ultium Cells將于下周宣布在密歇根州投資超過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12億元),用于生產電動皮卡和建設電池工廠。
5、中國寶安下屬子公司貝特瑞擬投建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中國寶安發布公告,公司下屬子公司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祥云縣人民政府簽署《關于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合作協議》,擬在大理州祥云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一期項目預計投資23.92億元。二期項目規劃包括新增年產5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三期項目規劃包括新增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線。二期、三期項目具體進度視一期項目投產后市場情況再定。
貝特瑞此次擬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主要是為充分利用祥云縣的區位及資源優勢,進一步增強貝特瑞的負極材料競爭優勢。
6、松下將投資7億美元在日本建電池廠,4680原型電池最早2023年投產
1月25日,據財聯社報道,松下計劃在日本投資約800億日元(7億美元)建造電池廠。此外,松下最早將于2023年起為特斯拉生產4680原型電池。報道指出,松下將在日本歌山縣的一家工廠生產4680電池,年產量約為10吉瓦時,相當于為15萬輛汽車提供電池。這種新型電池組可以將續航里程延長約五分之一。
7、駱駝股份獲德國寶馬12V輔助鋰電系統項目定點,逾340萬套
1月24日晚間,駱駝股份公告,全資子公司“駱駝集團蓄電池銷售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德國寶馬汽車集團的12V輔助鋰電系統項目的定點函,電池銷售公司將成為其12V輔助鋰電電源系統的供應商。根據德國寶馬規劃,該項目周期為7年,預計于2025年實現量產,全生命周期內預估銷售340-470萬套12V輔助鋰電電源系統。
8、雷諾、日產和三菱共同開發電動汽車 累計投資將達300億歐元
雷諾、日產和三菱計劃將投資增加兩倍,共同開發電動汽車。據悉,這三家公司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投資超過 200 億歐元(約合 230 億美元)用于開發電動汽車。消息人士表示,到 2030 年,該聯盟預計將在 5 個共同平臺的支持下,推出 30 多款新電動車。這一投資是在該聯盟已經在電氣化方面投入的100億歐元之上追加的,這三家車企聯盟累計投資將達3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4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