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德時代募資450億元新建電池項目獲批
1月17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2.33億股股票。寧德時代擬使用募集資金450億元,投資于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廣東瑞慶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項目一期、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四期)、寧德蕉城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車里灣項目)、寧德時代新能源先進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五個項目。寧德時代本次募投項目將新增鋰離子電池年產能約為135GWh。
2、福建常青新能源擬投資23億元于福建龍巖建設三元前驅體研發生產及電池資源化利用二期項目
近日,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巴斯夫杉杉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杭縣政府在龍巖市舉行項目簽約儀式,三元前驅體研發生產及電池資源化利用二期項目正式落地。項目實施主體為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3億元,落戶上杭縣蛟洋工業區。項目計劃2024年投產,達產后年銷售額達56億元。三元前驅體研發生產及電池資源化利用一期項目于2019年底投產,2021年實現產值11億元。
3、ATL起訴珠海冠宇,涉案超億元!
1月17日,來自企業專利觀察的報道稱,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正在起訴珠海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珠海冠宇(688772.SH),原因是珠海冠宇生產、銷售的多款適配于筆記本、手機的鋰電池電芯產品涉嫌侵犯ATL相關主體持有的11項專利權,要求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對ATL專利及涉嫌侵權產品進行技術比對與分析,委派代表與ATL委托的律師或ATL聯系,確認侵權產品范圍,并就停止侵權及賠償事宜進行協商。“珠海冠宇經比對,認為上述11項專利共涉及19款終端客戶產品,對應發行人13個電池型號。珠海冠宇在律師函未明確要求承擔賠償金額的情況下,認為即使未來ATL起訴且發行人全部敗訴,預計賠償的金額上限為銷售相關型號產品的凈利潤合計金額,即13363.67萬元。”
4、零部件生產 一汽弗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日前,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由比亞迪和一汽集團合資成立,占股分別為51%和49%。注冊資本10億元,一汽集團研發總院副院長、創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李紅建任一汽弗迪董事長,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任一汽弗迪副董事長。根據合作項目顯示,該合資公司主要從事新能源電芯、模組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制造,打造東北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戰略基地。工廠采用工業4.0標準,分三期建設,全部達產后,實現年產45GWh的動力電池產能,將為超100萬輛車供給安全且長續航的刀片電池。
5、叫板寧德時代!韓國史上最大IPO,LG新能源即將上市
據《韓國經濟日報》報道,LG化學拆分的電池業務子公司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計劃于今年年底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正式在韓國交易所上市。
據悉,LG新能源尋求通過此次IPO募集高達20萬億韓元的資金,而此次IPO不僅打破了三星生命保險在2010年創下的4.9萬億韓元(合41.2億美元)的韓國IPO紀錄,還將深刻影響全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
6、5.12億元!山西懷仁100MW光儲 一體化項目開工
1月15日,山西懷仁100MW光儲 一體化項目開工。據了解,國家電投中宇懷仁100MW光伏儲能一體化項目是由國家電投山西清潔能源有限公司和中宇建設集團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5.12億元,占地3600畝,項目選址位于懷仁市王坪村。該項目一期規劃裝機容量100MW,配套建設15MW儲能。
7、韓國宣布研發出全球最高性能固態鋰金屬電池
1月13日,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表示,已經研發成功了目前全球最高性能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該電池利用合成樹脂“Elastomer”形態的高分子電解質,將二次電池正負極間的液體電解質改為固體,有效降低火災等安全事故發生幾率,且能量密度高,可大容量充電,將汽車行駛里程由500公里左右延長至800公里。
8、鋰電池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級
近日,行業分析機構起點研究發布的2021全球鋰電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全球鋰電池電芯設備規模為792億元,同比增長48.9%。同時,白皮書預測未來4年是鋰電池設備需求高速增長期,2022年將達到千億級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到2990億元。
9、盛新鋰能:遂寧盛新年產3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建成投產
1月18日,遂寧盛新舉行投產儀式,年產3萬噸氫氧化鋰項目正式點火投料,進入試生產階段。遂寧盛新3萬噸氫氧化鋰項目是公司擴大鋰鹽產能規模戰略的重要布局,項目的建成投產,使得公司鋰鹽產能增加至7萬噸/年,公司產能規模和行業地位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