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汽車北京順義年產十萬輛純電動乘用車智能制造工廠項目啟動 預計2023年正式投產
北京理想汽車有限公司新建年產10萬臺純電動乘用車智能制造工廠項目已經啟動。預計將于2023年正式建成投產。項目總投資64.93億元,達產后正常生產年份利潤總額 137534萬元,凈利潤 103150萬元,將依托北京現代一工廠廠房和土地資源,打造數字化、柔性化智能制造工廠,開展整車、核心零部件、自動駕駛等相關技術研發,配套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研發人員2,000人以上。
2、璞泰來子公司擬在廣東韶關新建年產2萬噸PVDF與年產4.5萬噸R142b項目
璞泰來公司控股子公司乳源東陽光氟樹脂有限公司(“東陽光氟樹脂”)與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達成初步投資意向,擬在乳源新建2萬噸/年PVDF與4.5萬噸/年R142b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4億元。本次產能擴建后,將與東陽光氟樹脂現有的0.5萬噸PVDF產能形成完整配套,最終將形成2.5萬噸/年PVDF產能和配套的4.5萬噸/年R142b原料產能。
3、中偉股份與廈門象嶼戰略合作 未來5年鎖定9.5萬噸鎳、鈷原材料供應
廈門象嶼是國有供應鏈管理公司象嶼集團的一部分,專注于銷售鎳、鈷、鋰和其他“新能源”原材料。中偉股份預計從 2022-2027 年起,將從廈門象嶼采購約 80,000 噸鎳和 15,000 噸鈷。這兩種金屬都是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
4、國軒高科宜春年產5萬噸碳酸鋰項目及其配套采選礦碳酸鋰項目開工
江西省宜豐縣舉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宜豐國軒鋰業項目正式破土動工。據悉,宜豐國軒鋰業有限公司是宜春國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計劃建成年產5萬噸碳酸鋰項目及其配套采選礦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分為年產5萬噸鋰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和年750萬噸鋰礦石采選項目,預計明年第四季度竣工投產。
5、中創新航年產10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落戶四川眉山
中創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在眉山簽訂鋰電正極材料項目投資協議,標志著該項目正式落戶眉山。此次簽約的年產10萬噸鋰電正極材料項目,對進一步延伸彭山動力電池產業鏈,助推彭山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聚集成鏈具有重要作用。
6、100MW/200MWh!全球首座百兆瓦級分散控制儲能電站正式投運
由華能清能院自主研發的100兆瓦/200兆瓦時獨立儲能電站在華能黃臺電廠實現全容量并網,標志著全球首座百兆瓦級分散控制儲能電站正式投運。該項目設計年限25年,新建磷酸鐵鋰電池儲能單元37套、220千伏升壓站1座,儲能電站實際規模120兆瓦/212兆瓦時,一次性可充電量21.2萬千瓦時,能滿足約1000戶家庭一個月用電,年增加消納新能源電量1億千瓦時,相當于壓減煤炭消費約3萬噸。
7、湖南海利擬9777.37萬元收購海利鋰電100%股權 布局新能源領域
公司擬以自有資金9777.37萬元收購湖南海利高新技術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海利集團”)等股東持有的湖南海利鋰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電公司”)100%股權。標的公司目前主營的產品有動力型錳酸鋰、高容量型錳酸鋰、三元材料等產品。產品主要應用于儲能設備、動力汽車及高端電子產品領域。
8、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首個電池組如期生產
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 12月28日在該國北部Skelleftea的工廠裝配了首個電池組,達成了此工廠年底前投產的目標。Northvolt的目標是挑戰寧德時代和LG化學等來自亞洲的大型競爭對手。Northvolt鋰離子電池超級工廠的擴建計劃已在進行之中,并計劃于2021年實現大規模生產。產能方面,Northvolt開業初期規劃的鋰離子電池年產量為16GWh,隨后可達40GWh以上。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近期Northvolt又將其規劃產能進一步擴大:其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約150GWh的電池產能,并在歐洲占據25%的市場份額,即相當于200萬輛特斯拉汽車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