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大利亞發布新的國家電力市場規則,或將激勵電池儲能系統投資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能源市場委員會(AEMC)日前發布了一項新規則。根據協商協議,允許大規模并網儲能系統在電網連接之間進行選擇。住宅、商業和工業(C&I)客戶將能夠與能源聚合商簽約,能源聚合商將為他們添加儲能系統以加入虛擬發電廠(VPP)電網以獲取收入。新規則還允許使用混合部署能源設施存儲和自消費電力。換句話說,如果一家制造工廠自己擁有和運營太陽能發電設施,以前太陽能發電設施產生的電力必須提供電網,
但新規則規定,如果電網擁塞,該制造工廠可以使用太陽能發電設施為自己供電,而不必將其電力提供給電網。
2、寶豐集團規劃投資964億元,在寧夏銀川建設儲能全產業鏈項目
近日,銀川市委、市政府聯合寧夏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召開“金融助力綠色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政銀企對接會,寶豐集團在會上表示規劃投資964億元,在銀川建設儲能全產業鏈項目。其中,在蘇銀產業園建設年產200GWh電芯和儲能集裝系統,按工業4.0版高標準建設儲能電池智能制造工廠;在寧東建設年產50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30萬噸石墨負極材料、34萬噸電解液。目前準備開工建設100GWh儲能全產業鏈項目。
3、國軒高科50GWh動力電池在合肥項目開工
12月7日,國軒高科50GWh動力電池項目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區正式開工。根據規劃,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位于合肥新站高新區魏武路與新蚌埠路交口西南側,于2021月12月正式動工建設,并將于2023年3月底前正式投產。兩期全部建成后,預計將實現年產50GWh動力電池的目標。
4、豐田宣布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設電池工廠,投資12.9億美元
據國外媒體報道,豐田已于當地時間周一在官網宣布了在北卡羅來納州建設電池工廠的消息,工廠將建在Greensboro-Randolph Megasite,總投資達12.9億美元。該工廠計劃在2025年投產,建成之后將有4條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年可交付足夠20萬輛車需要的電池。未來生產線可擴充至至少6條,屆時每年可生產120萬輛汽車所需要的電池。
5、福鞍股份擬與貝特瑞在四川雅安共同投建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前驅體及成品線項目
福鞍股份公告,2021年9月,貝特瑞與福鞍控股簽訂了協議并合資成立了四川瑞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合資公司為主體投資生產年產1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前驅體和成品生產線項目。該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計劃總投資額9億元;二期項目具體進度視一期投產后市場情況再定。
6、當升科技與衛藍新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向衛藍新能源供應不低于25000噸固態鋰電材料
當升科技公告,與衛藍新能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衛藍新能源承諾2022-2025年期間向公司采購總量不低于25000噸固態鋰電材料;雙方一致同意在高鎳多元材料、富鋰錳基材料、鈷酸鋰、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等鋰電前沿技術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
7、白銀有色擬于甘肅蘭州啟動合作建設年產20萬噸高檔鋰電銅箔項目,總投資121.5億元
白銀有色12月7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啟動合作建設年產20萬噸高檔鋰電銅箔項目并開展前期工作,項目總投資約121.5億元。分期建設,2019年10月1.2萬噸已建成投產,2021年底將形成3萬噸產能,2021年10月啟動4萬噸項目建設,計劃2022年底建成投產。后續再建13萬噸的生產線,計劃 2025年完成整體20萬噸高檔電解銅箔項目建設。
8、磷化工企業川發龍蟒跨界布局新能源,擬于湖北潛江建設年產10萬噸前驅體磷酸鐵項目
川發龍蟒于12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將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于湖北潛江市投資建設10萬噸/年新能源材料前驅體磷酸鐵項目,預計2023年底建成投產,目前項目具體投資金額尚未確定。
9、廣東地區首次將儲能費用納入電價,儲能商業模式在廣東首先跑通
《廣東省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實施方案(試行)》獲批,儲能費用首次納入代理購電價格。該方案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輔助服務費用的形式,由用戶分攤儲能、抽水蓄能電站的費用和需求側響應等費用。儲能以輔助服務費用方式進入代理購電價格意味著儲能商業模式在廣東首先跑通,預計廣東地區儲能出貨量將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