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威先進碳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總投資100億元
日前,山東沂水縣人民政府與正威國際集團簽約建設先進碳材料產業園項目。
據了解,正威沂水先進碳材料產業園項目是正威集團在山東沂水縣投資的第一個項目,內容涵蓋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潤滑油、石墨烯發熱膜、聚酰亞胺薄膜、5G新材料、供應鏈以及先進碳材料產業。該項目投資100億元建設,占地1110畝。主要建設內容分三部分:一是建設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等5個工業項目,高標準打造正威沂水先進碳材料產業園。二是建設環渤海供應鏈總部項目,充分利用臨沂物流優勢。三是建設正威先進碳材料產業研究院,培育一批原創性碳材料、石墨烯產業化領域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
2.上汽集團旗下又一動力電池工廠量產,首期產能3GWh
4月17日,上海新動力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動力新科,600841)動力電池量產線實現貫通,迎來首批產品下線。
據悉,目前該動力電池工廠首期產能6萬臺(3GWh),產線可兼容30-140度電多種電池PACK品種,整線以16臺機器人為核心,可以隨時調整程序,完成產線多品種的切換組合,模組線自動化率達到70%;PACK線取消了傳統的輥道輸送系統,以22臺AGV小車背負產品工作臺,構成柔性的產品線,實現工位的自由組合。后期將進一步拓展產品線,支持全系列商用車動力電池配套生產。
3.大眾將攜手多家企業,打造印尼電動汽車電池生態系統
據外媒報道,印度尼西亞投資部長Bahlil Lahadalia表示,大眾汽車將在該國建立一個電動汽車電池生態系統,并將與礦商淡水河谷(Vale)、汽車制造商福特和中國電池礦物生產商浙江華友鈷業合作。
當前汽車制造商們正在尋求讓印尼提供用于生產電動車電池的原材料,電池是電動汽車中成本最高的零部件,占汽車售價的40%左右,車企此舉旨在降低成本,縮小與電動車市場領導者特斯拉的差距。
4.英聯股份投近31億項目開工:年產復合銅箔5億㎡,復合鋁箔1億㎡
4月16日,總投資30.89億元的英聯復合集流體項目在江蘇高郵奠基開工。
據悉,英聯復合集流體項目由英聯股份(002846)投資建設。項目立項總投資30億元,用地300畝,新建標準化廠房及附屬用房20萬平方米。其中,設備投資23億元,新建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復合銅箔生產線100條和鋁箔生產線10條,年產復合銅箔5億平方米、復合鋁箔1億平方米。2023年將在過渡工廠建成復合銅箔生產線10條,復合鋁箔產線1條,當前已建成1條生產線,并已投入量產使用。
5.廣東梅州與南網儲能、國家電投等9家企業簽訂儲能產業合作協議,預計投資60億
4月18日,“廣東梅州招商推介會·五華縣儲能產業專場”活動在廣州舉行,現場與9家企業簽約意向投資60億元。活動現場舉行了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專題招商推介,梅州市政府、五華縣政府分別與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廣東)儲能科技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江西電力有限公司、國華投資廣東分公司、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廣東印象華云新能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紫光電氣有限公司、梅州市粵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市五華粵風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儲能產業發展合作共建和項目投資協議。
6.2022年德國出口電動汽車50萬輛 出口額242億歐元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周四公布數據,2022年德國出口電動汽車50萬輛,出口額242億歐元,與2021年相比增長65.2%。其中最大出口目的國是英國(14.0%),美國緊隨其后(13.1%)。同期進口電動汽車35.8萬輛,進口額105億歐元,增長22.2%。
另一方面,德燃油車出口基本停滯,2022年出口148萬輛,出口額555億歐元,比2021年少0.3%。其中最大出口目的國是中國(14.0%),其次是美國(11.9%)。同期燃油車進口100萬輛,進口額235億歐元,減少12.8%。
2022年德出口輕型混合動力汽車640500輛,出口額285億歐元,增長16.4%,進口27.2萬輛,進口額80億歐元,增長近三分之一。2022年德出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53300輛,出口額114 億歐元,減少4%,進口250600輛,進口額90億歐元,增長超過12%。2022年德63家汽車制造企業實現3851億歐元銷售額,再創新高,增長近三分之一,占德工業銷售總額比重為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