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截止到2022年底德國累計部署149個大型電池儲能項目,共計1072MW /1204MWh
研究表明,德國部署的電網規模儲能系統的裝機容量預計將在未來幾年翻一番,而德國儲能行業在2022年得以復蘇。
根據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研究人員日前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在經歷了連續幾年的下降之后,德國公用事業規模的儲能市場在2022年部署了創紀錄了434MW/467MWh電池儲能系統。
研究人員發現,在2021年,住宅儲能領域繼續主導德國儲能市場,但表現不佳的大型電池儲能領域在2022年得以復蘇。
2.北京宇程科技新能源電池隔膜項目落戶江蘇昆山,總投資50億
據昆山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消息,3月30日,江蘇昆山開發區管委會與北京宇程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約,總投資50億元的高耐溫聚酰亞胺電池隔膜項目落戶昆山。
據悉,宇程科技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隔膜等材料的技術研發、裝備設計和成套工藝開發。
消息顯示,高耐溫聚酰亞胺電池隔膜項目一期總投資50億元,建設中央研究院、企業總部、研發創新中心以及隔膜生產基地,產值超百億元。
3.桑瑞新材料正極材料年產能5.5萬噸,擬在湖南益陽投建6萬噸產線
3月31日消息,湖南省益陽市湘商回歸懇談會暨重大項目簽約儀式益陽市碧桂園鳳凰城舉行。湖南桑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桑瑞新材料),作為此次活動重大項目簽約單位邀約參加本次會議。
據悉,此次桑瑞新材料與益陽高新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投建6萬噸正極材料生產線,其中2023年一期建設計劃新增磷酸鐵鋰生產線25,000噸,鈉電正極材料10,000噸。
4.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將有850萬輛的規模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2023年的經濟發展要靠車市推動,城市汽車消費未來將以增換購為主,高端化將成為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崔東樹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實現30%左右的增長,呈現增速逐步放緩、出口增長較強的態勢,總體來看中國汽車產銷未來必然會突破4000萬輛。
5.Agilitas Energy公司以7500萬美元收購6個電池儲能項目,總裝機容量為60MW
據外媒報道,美國分布式和小型太陽能和電池儲能項目開發商Agilitas Energy公司已經進入德克薩斯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服務的市場。該公司日前表示,已經同意以約7500萬美元價格收購海灣國家可再生能源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系列獨立部署的電池儲能項目。海灣國家可再生能源公司是加州太陽能+電池儲能開發商GSR Energy公司在德克薩斯州的子公司。這些項目是位于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地區的6個電池儲能系統,總裝機容量為60MW,將為公用事業廠商CenterPoint Energy公司在該地區的住宅客戶提供服務,在非峰值期間使用住宅太陽能發電設施的電力充電,以便在需求峰值期間和最需要時提供電力。這些電池儲能系統的規模相同,都是9.96MW/20.721MWh,比亞迪能源公司是這些儲能項目的電池供應商。其中兩個電池儲能系統將于今年開始商業運營,其余四個電池付能系統將于2024年投入運營。Agilitas Energy公司將在獲得完全許可并準備進入施工階段時收購這些電池儲能系統。
6.內江融通年產16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一期將于6月投產,總投資約51億元
3月31日,內江融通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現場,工人正在密集的設備間進行安裝、調試工作。
內江融通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規劃占地面積1000畝,總投資約51億元,建設16萬噸/年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全鏈條生產線和循環再制造生產線,分兩期建設。項目一期建設8萬噸磷酸鐵鋰、4萬噸磷酸鐵生產線及配套設施標準廠房,目前已進入設備調試安裝階段,力爭今年6月投產。二期項目正在進行基礎土建工作,力爭今年5月動工,年底主體完工。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創造稅收約3億元,解決就業17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