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貴州銅仁市:將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區納入“一核兩區”產業發展布局
近日,貴州省銅仁市工信部在回復市政系人資環委關于《推進銅仁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時提到,近年來銅仁市搶抓新能源電池及材料行業風口,大力發展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增長勢頭強勁,規模不斷壯大。2021年,鋰電材料工業總產值144.8億元,同比增長89.6%,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20.7%。今年擬將寧德時代、新理想等多家企業納入目標企業,進行新型功能材料產業招商。加大科技投入研發力度,支撐產業創新發展,并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將銅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聚集區納入省“一核兩區”產業發展布局。
2.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儲能系統在解決歐洲能源危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Maro? ?ef?ovi?日前表示,儲能系統將在加強歐洲能源安全、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和降低電價方面發揮核心作用。
?ef?ovi?日前在布魯塞爾舉行的EASE儲能全球會議上發表了演講,該會議是由歐洲儲能協會(EASE)主辦的一場行業活動。
他在會上的演講中指出,“歐洲正面臨著重大挑戰。俄烏沖突正在推高能源、食品和其他商品的價格,正在引發供應鏈中斷,并造成局勢不穩定,有可能蔓延到歐盟經濟體,引發社會動蕩。”
如今,亞洲的天然氣價格是歐洲一半,而美國的天然氣價格約為歐洲的十分之一,這威脅著歐洲企業的競爭力,并危及對歐盟成員國的投資。
歐盟委員會將采取強有力的行動來應對這些影響,?ef?ovi?呼吁歐盟各國采取統一的立場。他認為,這場危機為歐盟經濟的現代化和去碳化提供了機會,增強韌性并實現戰略自主,不受外部勢力的影響。
他說,“儲能系統將在這一努力中發揮關鍵作用。它將有助于促進可再生能源和電氣化的整合,同時增加能源系統的靈活性和安全性。通過在電力需求峰值期間減少使用成本高昂的天然氣發電,儲能系統將對降低能源價格至關重要。”
?ef?ovi?強調,在短期內,電池儲能系統具有發展潛力。從長期來看,從“power-to-X”的能源技術必須充分利用當前的全球儲能革命。
3.中國能源報:受電池供不應求的影響,部分儲能企業已暫停接單,上半年,儲能電池產量超32GWh,占鋰離子電池總產量的11%
受電池供不應求的影響,已暫停接單了。”正值年終目標的沖刺關口,某儲能企業高管卻向記者道出無奈,“今年儲能市場火熱,整年都在全國各地跑項目,但眼下不得不提前收尾。”
據記者了解,自9月底開始,電池供應持續短缺,企業暫停接單的情況頗為普遍且形勢愈演愈烈。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儲能電池產量超32吉瓦時。2021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規模2.4吉瓦/4.9吉瓦時。按理說,產量完全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為何還會出現電池供應短缺?儲能規模化發展在即,電池供應是否會成為行業高速增長的瓶頸?
“此次儲能電池短缺是可以預見的。上半年,基于上游原材料、電芯漲價的成本考慮,一些新能源項目拖延了建設節奏。到了第四季度,為完成年底并網要求,不得不集中購買電池。有的廠商確實沒貨了。即使有貨,數量也非常有限,出現‘價高者得’的情況。”華能清潔技術研究院儲能技術部主任劉明義稱。
“電池荒”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快速增長。去年,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短缺情況從車企集體延遲交付中可見一斑,還有車企為順利拿到電池,管理層在電池廠家蹲守一周。今年在政策的助推下,電池另一大應用市場——儲能行業加速發展,儲能項目數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使供應緊張的電池問題雪上加霜。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超過280吉瓦時,同比增長150%。其中儲能電池產量超32吉瓦時,占總產量的11%。劉明義坦言,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需求規模,儲能電池的市場盤子還偏小,議價能力也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