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士康正與沙特討論建立電動汽車合資企業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和沙特阿拉伯正就組建一家生產電動汽車的合資企業進行洽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管理著約4,500億美元的資產,基金將創建一個名為“Velocity”的電動汽車實體公司,并成為該公司的主要股東。富士康將為該公司的電動汽車提供軟件、電子器件和電氣化架構,并將持有該公司的少數股份。
2、特斯拉上海工廠有望實現年產50萬輛 ,供應鏈90%本土化
近日,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廠今年就能實現年產50萬輛的目標,生產效率非常高,且已經實現超過90%的供應鏈本土化。最近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獲得了12億元的投資,用于最新一輪擴建,以提高該工廠的產能。升級完成后,特斯拉中國打算將該工廠的產能提高到每年100萬至150萬輛。
3、通用計劃2024年前與韓國先進材料企業浦項化學成立合資企業,在北美建電池陰極材料加工廠
據外媒報道,通用汽車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4年前與韓國先進材料企業浦項化學(Posco Chemical)成立合資企業,并在北美地區為其Ultium電池加工電池陰極材料。兩家公司合資開設的陰極材料加工廠的選址可能也會在2022年第一季度公布。
4、電池技術開發商StoreDot推出自修復電池技術,可延長電池壽命并提高EV性能
電動汽車超快速充電(XFC)電池技術開發商StoreDot宣布開發出新的專利技術,將允許電池在使用時通過無縫后臺修復機制進行再生。該自我修復系統系統包括一套軟件算法和相應硬件,可識別出性能不佳或過熱的電池或電池串,并暫時禁用,以便將恢復性能到100%,從而避免駕駛中斷或性能降低。
5、中國新能源汽車占全球銷量過半,或提前實現20%既定目標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全球廣義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702萬臺。其中插混、純電動、燃料電池的狹義新能源車全球銷量達到458萬臺,同比增長132%。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占全球份額51%,10月份高達61%。今年,新能源汽車呈現出高速爆發的態勢,滲透率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有望提前實現2025規劃對新能源汽車20%占比的目標。
6、彭博發布2021年度電池價格報告,鋰離子電池成本價格下跌6%
彭博新能源財經日前發布了2021年度電池價格報告,包括電動汽車、公共汽車和固定存儲項目在內的多種電池用途的平均每千瓦時價格降至132美元(約840元人民幣),比2020年每千瓦時140美元(約891元人民幣)有所下降,與2010年的1,200美元(約7637元人民幣)相比下降了89%,電池成本持續降低讓依賴鋰離子技術的電動汽車的未來趨勢向好。
7、石大勝華擬投12.83億元,于湖北武漢建設22萬噸/年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項目
石大勝華公告,公司與武漢化學工業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項目投資協議書,公司全資子公司擬投資建設22萬噸/年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項目(12萬噸/年碳酸乙烯酯、5萬噸/年碳酸二甲酯、4.5萬噸/年碳酸甲乙酯、0.5萬噸/年碳酸二乙酯)。項目預計總投資12.83億元。
8、東陽光擬投資60億元,在湖北宜都建設年產20萬噸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
11月29日,東陽光擬投資60億元的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落戶宜都,計劃明年1月開工。據悉,本次簽約的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占地1200畝,建設年產20萬噸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預計實現產值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