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寧德時代與現代摩比斯簽約,CTP技術首次對外授權使用
10月27日,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現代摩比斯簽署技術許可與合作意向協議。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授權摩比斯使用CTP(高效成組)技術,并支持摩比斯在韓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CTP相關電池產品供應。據了解,CTP技術具有高效集成的特點,是一種無需模組即可將電芯集成到電池包中的技術。利用寧德時代CTP技術,可提高電池包的系統能量密度,簡化制造工序,并節省成本。根據寧德時代披露數據,CTP電池包體積利用率可以提高15%-20%,電池包零部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50%,電池包能量密度提升10%-15%,可以達到200Wh/kg以上,電池的制造成本也大幅降低。值得一提的是,此舉是寧德時代CTP技術首次對外授權使用,將拓展該項電池創新技術的全球應用。
2、通用汽車CEO:電動汽車銷量到2025年“絕對”能趕上特斯拉
通用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Mary Barra周三表示,到2025年,通用汽車在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方面“絕對”能趕上特斯拉。Barra表示,包括即將發布的GMC悍馬皮卡、凱迪拉克Lyriq以及雪佛蘭跨界車等新品將幫助該公司擊敗特斯拉。這些車型是通用汽車到2025年至少發布30款電動汽車計劃的一部分。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銷售多年占據主導地位后,目前市場份額正在下降。IHS Markit預計,特斯拉在美國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將從去年的79%下降到今年的56%。隨著通用汽車等大型汽車制造商發布大量新車型,特斯拉的市場份額預計將在2025年繼續下降至20%。LMC Automotive預計,通用汽車將在2025年超越特斯拉,成為美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
3、現代汽車:將擴大在歐洲電動汽車銷量
據韓國汽車業27日消息,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當天結束為期三周的出訪日程回國。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擴大在歐洲等地的電動汽車銷量。對于車用芯片供不應求導致現代汽車和起亞第三季度產量和銷量減少,鄭義宣表示業績不如預期。預計芯片荒現象明年初或第一季度才能緩解。
4、Stellantis與三星組建合資公司,為北美市場生產電池
10月26日,Stellantis集團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和三星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Young-hyun Jun共同參觀了三星集團位于匈牙利Goed的電動汽車工廠,兩家集團也于當天簽署了共同組建一家合資公司的諒解備忘錄,該合資公司將為北美市場生產電池電芯及電池模塊。本次簽約標志著兩家集團之間形成了全新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5、寧德時代Q3財報公布,第三季度凈利潤超32.67億
消息接踵而至,就在曾總剛剛拿下胡潤百富榜單第3名之后不久,寧德時代就披露了自家第三季度的財報:前三季度凈利潤77.51億元以上,同比增加130.9%;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32.67億以上,同比增加130.16%。截至本次財報披露,寧德時代的總資產已經高達2491.5億元,同比增加59.08%。
6、奔馳入門車將用上磷酸鐵鋰電池,售價或大幅降低
10月27日消息,戴姆勒集團CEO Ola K?llenius表示,公司旗下豪華汽車梅賽德斯?奔馳,將在入門車型中采用磷酸鐵鋰電池。在奔馳中國官網上,共有EQA、EQB、EQC、EQS和MEECEDES-EQ五款純電車,前三款都為純電SUV。EQA和EQB是奔馳的入門級產品線,奔馳或在這兩款車的后續改款中用上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相比三元鋰電池,有著更低制造成本。電池是電動汽車最主要的成本之一,EQA/EQB用上磷酸鐵鋰之后,售價或有大幅降低。特別是EQA,它的售價有望觸及30萬元,屆時將會和特斯拉的Model Y形成正面競爭。
7、恩捷股份擬與云南玉溪市政府合作,在玉溪市建造鋰電池產業基地
恩捷股份公告,與玉溪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雙方共同合作,通過對玉溪市內的鋰、鎳等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共同在玉溪市引入包括但不限于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企業,于3至5年內在玉溪建設以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制造為主的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產業體系,打造國內一流鋰電池產業基地。
8、LG化學和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將投資超過54億元,在匈牙利建立電池隔膜合資企業
LG化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LG化學和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將向匈牙利的電池隔板合資企業投資超過1萬億韓元(約54億人民幣)。合資企業將以50:50的持股比例開始運營,LG化學計劃在30個月內追加收購東麗20%的股份,以確保經營權 。建設將于明年上半年開始,到2028年,工廠年生產能力將達到8億平方米。
9、韓國國會:韓七成鋰電池起火事故源于軟包電芯
韓國國會日前披露的一份統計顯示,最近5年間韓國電動汽車和能源儲存裝置(ESS)發生的鋰電池火災事故中,使用軟包電芯的電池組占比約為70%。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國土交通部向韓國國會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至今,韓國發生的全部47起鋰電池起火事故中,軟包電芯電池組發生事故33起,方形電芯電池組12起、圓柱形電芯電池組2起。報道稱,韓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和氫動力汽車主要使用軟包電芯。而在韓國電池生產商中,LG能源和SK創新主要生產軟包電芯,三星SDI主要生產方形電芯。韓國國會已經開始關注鋰電池封裝形式同火災等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關聯,正在推動政府層面的安全標準和安全認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