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田中國:繼續深化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關系,將共同開發高性能電池
本田技研株式會社常務執行董事兼中國本部長井上勝史10月13日表示,將繼續深化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關系,雙方將共同開發高性能電池,本田在華生產的電動車未來會向海外出口。本田中國同時表示,未來5年內連續推出10款全新“Honda品牌”純電動車型,2030年后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均為電動化車型。
2、中質協:新能源汽車滿意度首次與燃油車持平
日前,中國質量協會在北京發布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NEV-CACSI)測評結果。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NEV-CACSI)為80分(滿分100分),第一次實現與燃油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持平。其中,純電動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80分,再創歷史新高,同比提高2分,實現連續6年增長。插電混動汽車80分,與歷史最高水平持平。
3、印度塔塔汽車將投資20億美元開發電動汽車
據外媒報道,塔塔汽車的一位高管在10月12日表示,在獲得了私募股權公司TPG的投資后,該公司將在未來五年內對其電動汽車(EV)業務投資超過20億美元。這是印度汽車制造商為推動清潔交通而進行的首次大規模融資。早些時候,塔塔汽車公司宣布TPG的Rise Climate Fund和阿布扎比國有控股公司ADQ已同意對其投資約10億美元,以擴大該公司的電動汽車業務,為此塔塔將組建一個獨立的部門。TPG和ADQ將在新的電動車實體中分別持有11%和15%的股份,新實體的估值約為91億美元。該部門將投資于新車型、純電動汽車專用平臺、充電基礎設施和電池技術。
4、Roch Teck投資372億人民幣在德國勃蘭登堡州興建歐洲最大鋰電工廠
由于電動汽車產量的增加,對鋰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Roch Teck計劃在勃蘭登堡州投資50億歐元(約372億人民幣),建成歐洲最大的鋰工廠,每年可為50萬輛電動汽車提供原材料。他們計劃至少在十年內只通過回收電池生產鋰。
編者按:該投資就是給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做配套,其產能能且僅能滿足特斯拉德國超級工廠的需求。
5、長城汽車經營范圍新增摩托車制造等,注冊資本增加至92.36億
近日,長城汽車發生工商變更,公司經營范圍新增摩托車制造、銷售、維修,同時公司注冊資本由91.77億元人民幣增加至92.36億元人民幣,增幅0.65%。9月,有消息稱,長城汽車將收購“隆鑫摩托”,雙方正在洽談,且收購的可能性很大。今年8月,長城汽車100%控股的長城靈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摩托車、摩托車零部件及配件的研發、制造、銷售、摩托車修理與維護、摩托車相關裝備的生產與銷售等。
6、特斯拉將與Prony Resources簽訂4.2萬噸鎳供應協議
10月13日,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的礦業公司Prony Resources表示,特斯拉已同意與其簽訂一份為期多年的鎳供應協議。Prony Resources將為特斯拉供應4.2多萬噸鎳,成為特斯拉主要的鎳供應商。今年,Prony從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Vale SA)手中收購了在新喀里多尼亞虧損的鎳業務,并補充說,它的目標是到2024年生產4.4萬噸鎳,比2021年預期的產量翻一番。該公司還將著手削減成本,并清理鎳廠的廢料。
7、比克電池發布18650-3500mAh電芯,年內兩次突破容量極限
10月13日,比克電池宣布推出其18650-3500mAh電芯,繼年初實現18650-3350mAh電芯量產之后,這是比克今年第二次突破國內18650電芯容量極限。可以預見,比克18650-3500mAh電芯的推出將助力終端應用升級,為全新續航體驗賦能。
8、法國公布300億元電動車計劃,扭轉工業衰退局面
法國總統馬克龍公布了一項300億歐元(約350億美元)的工業復興計劃,其中有40億歐元(約300億人民幣)將用于交通部門來支持電動汽車和其他領域的發展。法國作為歐盟第二大經濟體,多年來一直面臨工業衰退的難題,法國此舉則是為了扭轉這個局面。馬克龍公布的這項計劃名為“法國2030”(France 2030),法國將在5年內投資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半導體和機器人等領域。馬克龍表示,政府將繼續支持汽車行業向電氣化轉型,并設定了到2030年生產200萬輛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目標。“我們需要對這種新型交通方式的挑戰做出工業回應。”
9、拜登政府宣布大規模擴建美國海岸風力發電場
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內政部長德布·哈蘭德宣布,拜登政府正計劃擴建美國沿海地區風力發電廠,從而擴大美國海上風電的產能,推進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計劃,加速實現清潔能源經濟的目標。哈蘭德表示,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正在探索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緬因灣、紐約灣、大西洋中部和墨西哥灣以及北卡羅來納州、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附近可租賃的水域。到2025年,美國或將產生多達七個新的可租賃的海域。今年3月,美國政府宣布了一項支持美國海上風能項目的計劃,以啟動一場“清潔能源革命”。美國內政部、能源部和商務部表示,將以2030年使美國產生30GW的海上風電作為目標。內政部估計,實現該目標將創造近80000個工作崗位。
10、外媒:大眾汽車集團考慮裁員3萬人,削減成本促進電氣化轉型
根據外媒的報道,大眾汽車集團正考慮裁員3萬人以削減成本,從而更好的與特斯拉在內的對手展開競爭。據了解,德國《商報》的這則報道消息源于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博士向公司監事會所做的一次陳述。對此,大眾汽車集團發言人Michael·Manske表示:“關于這方面的討論已經在進行,我們已有很多好的主意,但還沒有具體的實施計劃。鑒于新的市場進入者涌現,我們必須解決沃爾夫斯堡工廠的競爭力問題,這一點毫無疑問。”大眾汽車集團工會發言人表示:“盡管工會不會就赫伯特·迪斯博士是否發表上述言論發表意見,但削減3萬個工作崗位是荒謬且毫無根據的。”據了解,目前特斯拉生產一輛Model 3需要10小時,而大眾品牌生產ID.3需要30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