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諾部署動力電池供應鏈
外媒報道稱,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集團與芬蘭國有礦業公司Terrafame簽訂供貨協議,雷諾集團每年將從Terrafame采購可生產15GWh電池的硫酸鎳,可以滿足25萬輛電動汽車(60KWh)的電池需要。此外,雷諾集團還與德澳公司Vulcan能源達成了5年鋰資源采購協議,雷諾集團將從2026年起每年向Vulcan能源地熱鹵水礦床獲得6000至17000噸鋰。同時,雷諾集團還與威立雅(Veolia)和索爾維(Solvay)合作布局廢舊電池回收,從中回收鋰電池原材料。
2、海螺創業與蕪湖經開區管委會簽訂一份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投資協議
海螺創業自愿性公布,于2021年10月8日,基于實現在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之意愿,公司與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簽訂投資協議。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安徽省內第一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本項目將一次性規劃、分期建設,一期規劃建設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及配套設施,一期項目投資為約人民幣10億元,計劃年內開工建設,明年年底前建成投產。后期集團將根據市場實際情況及項目具體審批進度,規劃建成年產50萬噸高性能磷酸鐵鋰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
3、現代汽車在仁川、蔚山新建兩座氫燃料電池工廠,投資約合人民幣702億元
近日,現代汽車在仁川舉行了全新氫燃料電池工廠的開工儀式。據悉此次共建設兩座工廠,分別位于仁川和蔚山,合計投資1.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2億元,將于2023年下半年投產。現代汽車預計,在產能全部釋放的情況下,新工廠每年可生產10萬個氫燃料電池。通過建設新工廠,現代汽車希望擴大其生產線,并開展多元化的氫能源業務。現代汽車目前已經能夠生產氫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未來還將打算進軍建筑機械和物流設備等行業市場。
4、格林美與ECOPRO BM簽署65萬噸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供應備忘錄
10月11日,格林美發布公告稱,在保障履約2021-2023年已經簽署的供應量基礎上,公司高鎳前驅體2024-2026年產銷目標實施與鎖定訂單預期,公司與韓國ECOPRO株式會社子公司ECOPRO BMCO.,LTD.(以下簡稱“ECOPRO BM”)在已簽署2021-2023年供應17.6萬噸高鎳前驅體基礎上,于近日就2024-2026年動力電池用NCA&NCM高鎳前驅體材料的供應簽署了備忘錄。依據備忘錄,公司將于2024-2026年向ECOPRO BM供應總量為65萬噸的NCA&NCM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
5、威股份計劃于秦皇島投資建設 10GWh 鋰電池項目
京威股份10月11日發布公告稱,計劃投資建設 10GWh 鋰電池項目,鋰電池產品將應用于新能源車動力系統和儲能系統。項目分期建設,本次投資為一期工程,年產能為 2GWh,建設期 12 個月,項目投資額 8 億元。項目實施以公司全資子公司秦皇島威卡威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秦皇島威卡威 ")作為投資主體,在秦皇島生產基地投資建設完成。計劃投資建設 10GWh 鋰電池項目,鋰電池產品將應用于新能源車動力系統和儲能系統。項目分期建設,本次投資為一期工程,年產能為 2GWh,建設期 12 個月,項目投資額 8 億元。項目實施以公司全資子公司秦皇島威卡威作為投資主體,在秦皇島生產基地投資建設完成。
6、寧德時代注冊25億成立蘇州時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蘇州時代新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新能源原動設備制造;電池制造;先進電力電子裝置銷售等。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新越眾合商務咨詢中心(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其中寧德時代出資13.50億元,持有合資公司54%股權。
7、儲能電芯循環壽命達10000次,廈門海辰新能源正式投產
10月11日,廈門海辰新能源鋰電智能制造生產線正式投產,首批280Ah磷酸鐵鋰儲能電芯將于月底完成交付,開啟海辰新能源在儲能產業發展的新篇章。生產線投入運營后,將快速消化前期產品訂單,陸續完成交付。依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在現有二期鋰電池研發及智能制造項目完成驗收后,產能將逐步釋放至15GWh。三期鋰電項目產能30GWh,將于2023年全面建設完成。
8、Stellantis都靈工廠將變成電動汽車生產中心
據外媒報道,Stellantis計劃對其位于意大利都靈(Turin)的米拉菲奧里(Mirafiori )工廠進行改造,將其變成一座電動汽車生產中心,另外該公司還將在這里生產兩款瑪莎拉蒂轎車。此舉旨在提高效率與保障就業,當前該公司正在進行電動化轉型,希望銷售更多的電動汽車。Stellantis將為米拉菲奧里工廠提供一個新的電動化平臺,并在2022至2024年間開始生產瑪莎拉蒂轎車,這將使該工廠成為Stellantis的電動化中心。